那些讓人臉紅心跳的微信群名稱
微信群聊名稱,是現代人才華與腦洞的集大成產物。
在大學每個班級、每個部門,每群死黨,每波直男,每個宿舍
必定會有一個微信群,方便通知,聯系,發紅包啊等等……
聽說在民大,每個人都有許多驚世駭俗的群名稱?
問了一圈身邊的同學朋友,大家的宿舍群名都這么秀的嗎??
同樣是民大的學生,為何只有你是個人才?
毫不夸張地說,它們堪比當代唐詩宋詞:雖然只有寥寥數字,細細品味,不僅能知道這個微信群的人員組成,還能窺見這群人的關系結構、焦慮煩惱、期許心愿……大家都在一個群,誰也別想把自己撇干凈。
班級群
不同院系班級的群名稱,是整個集體的門面,既要體現我們的特色,又要凸顯團隊凝聚力。
所有的班級群都分兩種版本,一種是有老師的,一種是沒有老師的。后者也通常以一系列靈魂拷問作為群名——
今天上課了嗎——顯然上了
今天猝死了嗎——顯然沒有
今天復習了嗎——就你話多
身為最優秀的團隊,群名稱想要高端大氣上檔次,又想要低調奢華有內涵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We are Team”:克制中帶著一絲洋氣,但主要用于分享各種推送各種小程序。
然而,作為一名合格的新媒體人。任它是什么群我都沒(時間)在乎,我只在乎我的——
“開白群”:群黑話是“單勾還是雙勾”“需要帶二維碼嗎”。
“投稿群”:群里全是推送鏈接,基本沒人說話。
“互推群”:主要起心理安慰的作用,實際并沒什么用。
“讀者交流群”:潛臺詞是為了防止你們沒看到推送所以我在群里再發一遍。
此類群承載的終極功能
一般只有一個:
是親生朋友的
麻煩點贊并轉發
家族群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家族群”這件事,估計大家已經知道了。
我們不僅分享著同樣的雞湯文、同樣的謠言型養生文、同樣的給親戚家小孩拉票,還分享著同樣溫馨的家族群名。
家族群名通用模板使用頻率排名:
在現在這個連奶奶都會用微信的時代,整個家族建個群聊聊天搶搶紅包已經不是什么出奇的事了。
出奇的是家族群的名字……小女子在此獻上一對膝蓋!
家族群雖然重在一個嚴肅中不失溫馨,莊重中不失溫情,但是有時也嚴肅莊重得令人顫抖。
@小李子:建個家族群,取名叫“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第二天一早起來,被母上大人改成了“紅紅火火過大年”。我……
@三姑娘:家族群叫“人民大會堂”。
@P:我們家族群“伯塤仲篪”,來,請完整地念出來,別找度娘。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家庭趕起了時髦,不亦樂乎地拉低了全中國粉絲后援會的平均人數。
@粉紅色的回憶:我和我爸媽的群,叫“劉**全球粉絲后援會”,沒錯,“劉**”就是我的名字。
死黨群
根據經驗,一旦一撮朋友關系好到了能肆無忌憚地互相吐槽,那久而久之群里一定有一個常年活在食物鏈底端的弱勢群眾。要么是干過啥刻骨銘心的蠢事兒,要么是天然被欺負的命,總之這些小可憐的命運,就是被掛在群聊名里常年遭受愛的嘲笑。
當然也有的死黨群,關系越是熱絡,在群名上互相人身攻擊起來越是一個比一個狠。
@一蓑煙雨任平生:武陵山6A級風景區,因為六個人都平胸,寢室號5(wu)0(ling)3(san)。
@寶氣:“發際線植發了解一下”不想說為什么我要加入這個群。
@何首污:大學寢室四人群名“土家醬香餅”,四個人分別是土雞土狗土王土鱉,都是小仙女也不知道為何要這樣作踐自己。
@一位名字顯示不出來的:四個人的吃雞群,叫做落地成盒小分隊。
@Ste.''Yxz:咸陽市第八人民醫院醫患交流群。
對彼此毫不留情的死黨們,也有不得不抱團溫暖彼此的時候。既然大家都是單身狗,就誰也別嘲笑誰了。
@安妮寶貝:野百合沒有春天——四個單身狗。
@我是隔壁的泰山:“六神無主”,六個人都是單身狗……
不過真正的友盡慘劇總是發生在別人都脫單了、就你沒有的時候。
@春天來臨:***終身大事籌委會,***就是我自己,一條單身狗活著不容易每天打開群都是在公開處刑啊!
直男群
比起豐富多彩的女生死黨群,直男群的群名形態就顯得簡單到有些匱乏。
形態一:爭做爸爸
這是幾個直男死黨
能玩一輩子的游戲
微信群名同樣
受到這場紛爭的波及
形態二:亙古不變的游戲和3C話題
形態三:沒有群名
是的你沒看錯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
還有很大一部分直男群
哪怕組建一年之久
卻依然沒有起過群名
不過
倒也不必擔心直男們
找起這樣的群來太困難
畢竟直男的微信里
真的沒有幾個群
宿舍群
宿舍里的好朋友之間終歸還是肝膽相照的。相比起那些直男與塑料姐妹花,宿舍的小可愛萌還是野心奇大的??
日后能想起來的,朋友之間最珍貴的回憶是啥?
肯定有很多人都會說,當年一無所有的時候一起吹牛皮的日子。
現在群聊給了一個大家把野心寫在臉上的機會:吹!把我們的身份往大了吹!那些簡歷上不好意思注的水,在哥們面前都水漫金山了。
@玉仙:一群鉑金鉆石選手,非要把群名改成最強王者技術交流群。
@陳詩韻- 3 -:“法德煤鋼共同體”,因為我們是法語德語混合宿舍
@ni:作為一個醫學僧,和室友們一個“人類飲食文化研究小組”,一個“全球醫學高峰論壇專家討論會”。
@蘇圖圖小貧友:因為大家經常在群里發紅包,一毛兩毛的發,群名就被改為了“大數據金融交流中心”。
感覺像是一個人生贏家的規劃藍圖,和掌握未來五十年中國經濟命脈的天選之子,已經被微信群看透了……
有的群名看似是隨手一改、隨口一吐槽,其實也默默地記錄了一段時間的生活狀態。
@Ming:宿舍群,期末復習周考哪門課就改成XXX(老師名字)最帥最美
最男神/女神。
@ONCE:宿舍群名在“今天鑰匙帶了嗎”和“今天燈關了嗎”之間交替。
@3日:18歲花季少女慘遭四位老師輪流布置作業。
@安安琪琪:舍友群“百家講壇”,每天講八卦。
有些生活中不說憋屈、說了矯情的煩心事,更是只能化煩惱為自嘲。給自己的小集體冠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名,一定程度上消解掉生活中的不快。
其實這些被玩出花的群聊名,背后都有同一個邏輯:
它是屬于一小群人的默契,那是常常一起分享生活、分享喜怒哀樂才能得到的默契。
看到這兒
大家可以回去翻翻自己的群聊
到群名十分智障的群里
給朋友們一個愛的涌抱了
畢竟
碰上幾個能互相懂彼此的奇怪笑點、
下一篇
沒有了
那些讓人臉紅心跳的微信群名稱微信群聊名稱,是現代人才華與腦洞的集大成產物。聽說在民大,每個人都有許多驚世駭俗的群名稱?在現在這個連奶奶都會用微信的時代,整個家族建個群聊聊天搶搶紅包已經不是什么出奇的事了。@一位名字顯示不出來的:四個人的吃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