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精神衛生飄揚的綠絲帶.
飄揚的綠絲帶是精神健康的象征!我們傳播心理健康知識、普及精神衛生專業知識和精神衛生法律知識,同時發布精神衛生公益宣傳和培訓信息。
隨著疫情反復,很多樓宇和小區進入封閉管理,幼兒園小朋友和中小學生們又開始了居家上課生活,對于家長朋友們來說,他們的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熊孩子……
你……
如果家中有活潑好動的低齡孩子,長期居家隔離肯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這個特殊時期,家長們怎么安撫小寶貝,并讓他們在不能入園期間也有所收獲呢?今天我們就來為寶貝們找到一些又好玩又安全的居家玩耍方式吧!
01
一字真訣,搞定“磨人的小妖精”!
有句俗話說:“五六歲、豬狗嫌”!如果家里正好有精力無窮的學前期孩子,是不是常常覺得力不從心?在這個不能外出遛娃的悠長寒假里,要怎么搞定這些“磨人的小妖精”呢?
其實就一個字:玩!
讓孩子好好玩耍不僅是家長們能歲月靜好的重要途徑,更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關鍵。
您會不會發現學前期孩子的變化是“一天一個樣”?的確,這個階段的孩子處于一個心身成長的迅速時期:隨著大腦結構和神經系統的持續發育,他們的心理發展有了良好的基礎,家長們會發現孩子在語言、認知和社會性等方面的能力突飛猛進。
所以在這個時期,“玩”對于孩子特別重要:是促進兒童習得常識、提升社會性的重要方式。心理學家桑代克認為:游戲也是一種學習行為,可以幫助孩子們在開放、自由、輕松的心理環境中,發展出適應生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這精力無窮的小寶貝們,關在家里可以做些什么游戲呢?下面就推薦一些游戲方式讓家長們玩轉這些“磨人的小妖精”!
02
三類游戲,玩耍成長兩不誤!
創造性游戲
這類游戲指孩子們自己想出來的游戲,目的是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比如:
角色扮演類游戲:過家家、故事接龍、童話表演等等
搭建類游戲:搭積木、樂高、模型等
藝術類游戲:繪畫、唱歌、橡皮泥、手作等
腦洞類游戲:包括各種突發奇想或腦洞大開的玩法,畢竟創意無止境呀。
如果想不出就來借鑒一下民間智慧寶寶和寶藏父母們的腦洞經驗吧。
(點開看可大圖)
教 學 游 戲
3-6歲的孩子正是對萬事萬物都感興趣的階段,家長們可以結合一定的教育目的編制一些寓教于樂的小游戲。比如我的朋友Kiki,這幾天發現4歲多的女兒每天都會問一些地理方面的問題,比如:“上海大還是中國大?”、“中國大還是世界大?”居家隔離游戲攻略,于是Kiki就馬上著手設計了幾個教學小游戲:
利用地球儀和地圖,和女兒一起進行“居家旅行”;
和女兒用橡皮泥一起捏地球、中國、排列大小,講解地理知識;
借機講解目前全國的疫情,并啟發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讓我們來看看小姑娘的可愛的橡皮泥地球吧!
KIKI和女兒的對話:
上班的第一天,女兒問:媽媽,你是去幫助生病的人嗎?
媽媽答:是的,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比如戴口罩、勤洗手,不給別人添麻煩就是幫助他們了。
女兒連忙表態:那我也能幫助他們,如果出去的話一定戴口罩。
KIKI: 孩子比我們想象的要堅強,也非常有愛。通過這次的新冠疫情,不僅讓她更加講衛生了,也學會了不少衛生知識和地理知識。
活動性游戲
顧名思義,這類游戲與活動相關, 幫助孩子掌握各種動作、提升運動和協調能力;對于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幫助培養勇敢、建議、合作、關心集體等個性品質。
然而家長們此時發愁的是“小神獸”們被困在籠中無法出門放飛怎么辦?別急,讓我們來探索一下室內遛娃活動知多少:
體育運動類:體操、跳繩、球類、墊上翻滾、家用健身器等;
游戲類:捉迷藏、木頭人、警察小偷等;
家務類:掃地、擦桌子、整理房間等;
自娛自樂類:唱歌、跳舞、逗寵物等
還不夠的話,那就繼續來抄一下萬能的網友家長們的優秀作業本吧:
靈感源于生活
(點開看可大圖)
03
多重保護,心身呵護渡難關!
危機來臨時居家隔離游戲攻略,孩子往往是家庭中最受呵護的成員,相信多日以來很多家長都在努力從身體預防和情緒呵護上為孩子提供著種種保護。然而幼小的孩子在理解和服從性上偏弱,而且在突發應激下的情緒反應和表達也與大齡孩子和成年人不同,家長們該從哪些方面為孩子提供保護呢?
信息篩選:用合適的方式解釋現狀
疫情期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預防措施的升級,家中成年人的情緒和行為也隨之改變。家中敏感的孩子會發現:生活秩序和父母的情緒都有了很多變化。他們會看到媒體中的各種關于疫情、死亡的報道,聽到父母們表情凝重地談論著各種聽不懂的話題,這可能會帶來各種焦慮、害怕和無助的情緒。所以此時告訴他們發生了什么,并幫助他們篩選或回避一些不適合的媒體信息十分必要。
那么怎樣和低齡孩子談論這次新冠病毒疫情呢?家長們也可以通過講故事、一同觀看適合的動畫和繪本的方式向孩子解釋發生了什么、為什么不能出門玩耍等等。
疾病了解:繪本動畫講解病毒知識
經過2年與新冠疫情的共存共處,不管是大人和大齡孩子對這個疾病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對低齡孩子來說,他們可能還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大人解釋起來也不那么容易。筆者挑選了一些適合學齡前兒童觀看和理解的繪本給家長朋友們參考:
點擊鏈接可查看
給孩子的疫情土建:地球是一顆病毒星球呀
(源自公眾微信“腦花與腦仁”)
(源自安瀟)
習慣養成:以身作則培養良好習慣
除了告知孩子發生了什么,此時也是一個進行生活習慣培養的好時機。在家居隔離期間,家長們可以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堅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和衛生防范行為,比如:早起早睡、家居鍛煉、勤洗手、戴口罩、做好個人衛生等等。
情緒管理:先自我平衡再呵護孩子
隨著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視,很多家長日常都會注意孩子的情緒呵護。而在如本次疫情這樣重大的生活事件影響下,我們成年人的情緒也難免起伏波動。此時先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才能幫助孩子獲得平穩的情緒狀態。家長們可以先觀察評估自身的情緒狀態,花一些時間通過社會支持、自我放松和專業求助等方式,幫助自己保持穩定和自信的心態。盡量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發泄不滿或者向孩子傳遞焦慮和憤怒等不良情緒。然后去觀察和傾聽孩子的內心感受,并利用游戲、繪畫等幫助孩子識別自己的情緒。綠絲帶曾經介紹過如何幫助自己和孩子進行情緒調節,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點擊鏈接可查看
病毒之下,我們承受壓力和焦慮,盡量保護家人和孩子,很多時候也許自己也會感覺無力無助。此時不妨換個角度來看看目前的狀況:我們難得又有了一個和孩子好好相處的機會,那就和他們一起去面對困難,并向他們示范如何用樂觀、智慧和勇氣渡過難關!
接下來我們還會為大家陸續帶來小學兒童和青少年的居家隔離建議和心理防護要點,敬請期待!
上一篇
如果家中有活潑好動的低齡孩子,長期居家隔離肯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危機來臨時,孩子往往是家庭中最受呵護的成員,相信多日以來很多家長都在努力從身體預防和情緒呵護上為孩子提供著種種保護。筆者挑選了一些適合學齡前兒童觀看和理解的繪本給家長朋友們參